31
2018
-
07
建筑企業的深層次問題及發展——市場拋棄你的時候,不會和你說再見!
作者:
市場的迷人之處在于,市場很公平,他一定會獎勵表現優異者;同時也會懲罰碌碌無為者。套用張泉靈在“領航者大會—暨2018品牌醫生年度盛典”上演講的一句話:市場拋棄你的時候,不會和你說再見!
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
一、市場拋棄你,因為你沒有面向市場
近幾年的經濟形勢有全球經濟增速放緩、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、經濟下行以及“三期疊加”等說法;加之地方債、行業監管加劇等因素,很多建筑從業者對市場持悲觀態度。其實,馬云說過“經濟形勢好與不好其實跟你沒什么關系,好形勢下爛企業有,壞形勢下好企業也多得是,中國最好的企業絕大部分都不是在好形勢下出來的。”我們建筑企業往往習慣于跟著政策跑,比如雄安新區剛成立,就有上百家建筑企業入駐,如此等等。的確,政策會帶來商機;但我相信,絕大多數企業是本著投機心理,而不是遵循市場原則的。
建筑施工企業的政策導向意識普遍大于強于市場導向意識,這是需要糾正的。黨的十八大進一步提出了“更大程度更廣范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”,但很多建筑企業的市場意識依然薄弱。一個優秀的企業應該是不斷挖掘并滿足客戶需求的企業,應該是始終相信市場的企業。萬科作為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領跑者,一直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,早在2003年就開始推進裝配式建筑;1997年聶圣哲成立德勝公司時就提出了“誠實、勤勞、有愛心、不走捷徑”的核心價值觀,目前美式木結構住宅已超過了美國標準,占據了國內同類產品市場70%的份額……透過紛紛擾擾的建筑市場,我們需要梳理一個清晰的、穩定的基本邏輯:企業的經營活動是否基于市場、是否基于客戶、是否基于價值創造?經濟學家張維迎說過,“中國市場與西方市場最大不同是,我們的市場是由政府主導的,所以中國企業家的行為是面向政府的,而不是面向市場的。建議企業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,不要花費太多時間在與政府的關系上,最終贏得消費者的是你的產品,是你的產品的信譽,你企業的管理體制和效率。”
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 ◆
二、市場拋棄你,因為你沒有面向客戶
很多建筑企業不承認漠視客戶,可事實上他們做的真的不夠好。突出的問題有:一是更多重視項目承攬階段,在建和收尾階段容易弱化;二是企業的管理大于了經營,無形中造成了讓客戶滿足自己,而不是如何讓客戶滿意。
“以客戶為中心”的華為文化值得我們深刻學習,“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”是華為的基本價值觀;郭德綱每次演出時總會說觀眾是衣食父母,這也是客戶意識深植心中的表現。作為行業從業者,我痛心地發現,很多企業的管理正在割裂著企業與客戶的關系;并且,越來越成為企業創新和發展的阻力,我把這種管理稱之為“負管理”。他們會狹隘地認為利潤是自己創造出來的,其實利潤只能來自于客戶、來自于為客戶的價值創造和滿足客戶的回饋。我堅持認為員工是企業的“內部客戶”,而不是管控對象;應該向員工賦能,而不是約束。《德勝員工守則》中規定,“公司永遠不實行打卡制”、“公司不允許員工帶病堅持工作”、可以隨時調休、費用報銷不必經過領導審批,簽上自己的名字即可等等,德勝洋樓這種充分尊重員工、信任員工的做法值得我們思考。另外,面向客戶,絕對不是企業經營部門的事;而是在企業所有經營環節徹底地貫徹執行,要將客戶意識和客戶導向貫穿到各個部門和各個崗位。柳井正在《經營者養成筆記》中告誡我們,當被問到“公司到底是誰的”這一問題時,正確的答案應該是“公司在本質上是為顧客而存在的”。
新聞
2024-09-05
2023-09-23
2021-05-18
2021-03-08
2020-09-29
2020-09-21